4月5日晚8点,北大数字金融系列公开课第四讲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沈艳教授主讲《个体网络借贷的兴衰》。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B站平台全程直播,北京大学B站、快手、抖音平台同步直播,中国经营报、快手、新浪财经、腾讯新闻、百度APP财经、知室、头条财经、新京报、新华网思客等媒体平台合作传播。
历史回眸
沈艳教授从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交易量、待还余额、市场情绪等方面回顾了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历史,引出本次课程想探索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一些立志为普惠金融作贡献的创业者最终黯然离。康诙,为什么包容和鼓励创新的监管政策在个体网络借贷的效果不如移动支付等领域?第三,网络借贷的兴衰史对未来的金融创新有什么借鉴?
个体网络借贷的发展背景
沈艳教授认为,个体网络借贷在中国的兴起源于金融业资金端和资产端的矛盾。资金端层面,目前我国中产阶级接近欧洲总人口,对多元化投资理财渠道的诉求上升。资产端层面,正规金融的目标群体主要是高净值客户,根据北大数字金融中心团队的研究,70%以上的中小企业、农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未能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事实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正规金融机构对个体借贷的风控成本过高,贷前的逆向选择和贷后的道德风险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新技术带来了新希望。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可以更多的信息、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为缓解信息不对称作出贡献。借助新技术,国际上围绕“借贷双方约定利率、期限和风险承担等各类安排的直接借贷模式”开展实践,2005年英国的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2006年美国的Prosper(贷款的eBay模式)以及2007年的Lending Club(第一家将网络贷款注册为证券的平台)都标志着英美各国对线上直接借贷的尝试。而在中国,2000年以来数据收集、计算、存储、传输等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的普及,居民旺盛的理财需求,高等教育的长足进步以及融入全球供应链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则为P2P在中国的发展做好了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和场景等方面的准备。
P2P的发展历程
2006年,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因“开创和发展微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在普惠金融理念的普及下,P2P在中国正式启程。2007年,中国第一家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上线,拍拍贷以“不做线下业务、不承诺本息垫付”为特色。2009年的红岭创投,2010年的人人贷,2012年的宜人贷、开鑫贷等早期平台共同促进了P2P市场的繁荣。2013年国民理财“神器”余额宝的推出开启了“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互联网金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多地出台的鼓励政策和商事制度的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都见证了P2P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传统的刚性兑付文化,投资人自担风险的纯信息中介模式在实际运营中生存艰难。平台被迫承诺为投资人提供担保,将风险集中于平台自身,或者为投资者拆标打包以分散风险,在此过程中又逐步形成资金池、自动投标、担保与滚动募资,最终异化为影子金融机构。而较低的准入门槛、不顾风控的业务扩张、日益严重的多头借贷进一步扭曲了P2P的发展,最终引发了2018年中的平台爆雷潮,大量资金从网贷市场净流出。2019年10月以来全国多地(湘鲁川渝冀)声称将全部取缔辖区内的网贷机构业务,P2P在中国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
沈艳教授对比了中国和英美等国在征信体系、信息披露机制、投资人抗风险能力、网络借贷统计体系、监管法规和市场信用文化等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她指出,P2P在中国的发展有几个关键节点。如果在2007年拍拍贷成立后,P2P行业就能够被立即纳入监管;如果2013年在看到P2P的普惠价值后能够迅速推进征信基础设施建设,并严厉打击逃废债;如果在2016年暂行管理办法出台之后能够果断处置问题平台,迅速建立P2P行业中央借贷信息系统,尽可能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那么P2P行业就可能迎来不同的结局。
流年叹掷,未来可期
沈艳教授强调,尽管P2P网络借贷给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沉痛的教训,但数字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大趋势未变,数字金融仍然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稳定器,仍然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的本质都是金融。只要是金融业务,就要明确准入门槛,其关键在于“牌”(金融服务要持牌经营)、“财”(实缴资本金要充足)和“才”(加强人才培养和资格认证)三大要素。数字金融的新时代需要有效识别创新的新制度。要避免盲目求“新”,可用监管试点和监管沙盒来帮助识别创新,发展穿透式监管和科技监管来管理创新,通过媒体等多渠道充分讨论创新优劣,提高信息透明度。围绕最缺什么、最适合发展什么、如何发展、面临哪些风险来规划与指引金融新业态的发展。
(整理自沈艳教授公开课)
来源: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